close

DSC07897 

龍潭「三坑子」,地處在大漢溪的沿岸,在清年間因舟楫之利而發展,並成為大溪與附近村落之間的水陸轉運站,商店林立並擁有廣大的商旅需求,三坑老街因此在當時擁有「龍潭第一街」之美譽。在日據時代後逐漸沒落,因鐵路與公路的逐漸發達,三坑子成為一個寂寥的小村落,所餘下的應該也只剩下百年的文化氛圍。

DSC07893 

DSC07900 

所幸近年來鐵馬文化的蔓延,近年桃園大溪龍潭與新北市鶯歌串連起自行車道,吸引不少觀光客與鐵馬騎士到訪(但是基本上應該還是不多~)。在老街起點的地方就有幾間腳踏車店提供租借的服務喔!

DSC07955

DSC07925

DSC07909 

老街入口旁的水渠旁還有昔日住民的洗衣處,水渠畔有數塊洗衣石板,及一座汲水器。另外還有一片磚牆,磚牆內人家已經無人居住,荒廢一片,但磚牆上還有一段刻著「黑白洗」的文字,內容為:「黑白水,黑白洗,若能洗盡人間黑白事,必然可化三坑為三康。」

DSC07904

DSC07898

DSC07899

DSC07896 

拐個彎進去,沒想到三坑老街只是短短一兩百公尺而已。而且街上新舊交雜,似乎已經在現代化與古蹟維護中,掙扎與挫敗。不禁想到,這些老建築,總有一天也會紛紛的凋零。

DSC07927

DSC07915

DSC07908 

一眼望去,馬上就看見老街底的宗教信仰中心-永福宮(建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)。讓我想起年中到俄羅斯時導遊說的:先有教堂後有住民。台灣似乎也是一聚落總會有一個中心點的精神支柱,當然三坑口的精神支柱約莫就是永福宮了。

DSC07918

DSC07916

DSC07917

DSC07914

DSC07912 

永福宮入門的石獅保留了舊時代的風格,個人覺得比較憨厚;在大門口是現在比較難看見的木製窗縷,充滿古樸實在的味道,斑駁的色彩嶄露出他的歲月痕跡,廟宇內供奉的是客家人的多數信仰-三山國王。其間不少長輩與小孩在廟宇內聊天或玩耍,實質上也算是住民休憩的重要場所吧!

DSC07921

DSC07920

DSC07913 

在老街住家的水圳旁,農閒期間種植了不少波斯菊;而這也是此行的重點項目之一(笑)。當然在一趟文化之旅之後,吃著客家粄條,拿著相機,開始拍拍去了!!!

DSC07972

DSC07971

DSC07970

DSC07962

DSC07965

DSC07961

DSC07956

DSC07953

DSC07951

DSC07949

DSC07948

DSC07943

DSC07944

DSC07945

DSC07941

DSC07938

DSC07936

DSC07937

DSC07932

DSC07926

DSC07924 

<雖然是客家粄條,但是此處味道太淡,建議選擇審慎食用!>

如何去?來GOOGLE一下!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大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